
千禧之年,年紀最大的80后也才20歲,當時大家嘴里談論的80后是年輕的一代、是充滿少年氣的一代。19年后的今天,大多數(shù)80后已經(jīng)當起了父母,褪去稚氣,挑起一個家庭的大梁。重重的壓力不期而至,80后面對著“中年危機”,如臨大敵。
人們說“90后已經(jīng)開始失去了”,其實80后才是正在消失的一代。少時的偶像周杰倫已經(jīng)是兩個孩子的父親;窩在被子里偷偷看金庸小說的年代也隨著金庸——這個好像永遠不會離去的一代大師消失了;“幸運52”里拿著錘子砸金蛋的李詠、再也不會在臺上說著說著就丟卡片了……
看到這大家可能會有點喪氣,我想也許已經(jīng)有很多公眾號文章在提醒你們“80后已經(jīng)老了”,畢竟“90后都已經(jīng)禿了”。今天小編可不想在大家的心上再扎刀子。我們聊點開心的,可能你都沒想到,機械表竟然也有“中年危機”。
“七十年代正是電子技術發(fā)展的黃金年代,紐扣電池為代表的一系列技術為石英表提供了強力助攻。而石油危機導致的世界經(jīng)濟衰退,又不遺余力的打擊著瑞士鐘表?!?/strong>——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正值石英危機。石英危機對于傳統(tǒng)表業(yè)的打擊不亞于一次“文革”,當時,人們對于新潮的石英表更感興趣,機械表似乎找不到出路。
石英機芯(相對機械機芯而言,精準度和成本上都具有優(yōu)勢)
80年代末,寶格麗對羅馬歷史致敬,從羅馬街道的地磚縫隙變幻出Parentesi系列、為古錢幣賦予新生而誕生Monete系列等,讓舊款式變成彰顯獨立個性的新設計。其中一件以煙火為靈感、鑲嵌鉆石的黃金項鏈,設計頗具東方韻味,體現(xiàn)了對黃金的創(chuàng)意運用。腕表的設計上,也借鑒了古錢幣的設計。
1980年,IWC萬國表推出首款鈦金屬計時腕表
同年,1980年,沛納海鈦金屬潛水原型表問世,抗壓的設計使防水深度可達1000米。
經(jīng)過動蕩的百年靈在1982年成立了新公司,公司總部遷至格倫興(Grenchen)。
歐米茄曼哈頓腕表
1982年,浪琴表推出阿加西“Agassiz”纖薄金表系列,以紀念浪琴表150周年。此系列腕表只有3毫米厚度,并備有防水功能。
1983年 ,直到那年BASEL 瑞士鐘表博覽會才以巴塞爾命名。(巴塞爾國際鐘表展覽)
1984年,新東家在百年靈品牌誕辰100周年之際推出了徹底重新設計的機械計時腕表(Chronomat),特色在于其表圈指示器和自動計時機芯。它以品牌在前一年為知名的意大利空軍中隊三色箭飛行表演隊(Frecce Tricolori)設計的腕表為藍本。
1984年,浪琴表推出康卡斯Conquest腕表,配備高度準確(Very High Precision)機芯,是浪琴表的一項重大發(fā)展。
1985年,百年靈多功能Aerospace腕表問世。這款鈦金屬表殼的創(chuàng)新石英腕表擁有指針顯示和數(shù)字顯示雙重顯示功能,表盤配備兩塊液晶顯示屏(LCD屏)。
發(fā)現(xiàn)了嗎?此時,運用鈦金屬作為制表材質(zhì)的品牌開始逐漸增多。大家都在不斷的為機械表的“重燃”做著準備和努力。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985年,百達翡麗推出Ref. 3940超薄萬年歷腕表。
IWC萬國表達文西3750型腕表
1985年勞力士鋼腕表均以品牌獨有的904L超合金鑄造,此材質(zhì)自2018年獲稱為“蠔式鋼”(Oystersteel)。904L鋼常用于高科技、航天及化工等行業(yè),其優(yōu)異的抗蝕性能可媲美各種貴金屬,而且經(jīng)打磨后會散發(fā)出耀目光芒。1985年,勞力士成為首個選用這種904L鋼打造表殼的制表品牌。
1986年,百達翡麗為配備飛返日期指針的百數(shù)年萬年歷申請專利。
1987年,寶璣被Investcorp公司收購,這時,有利的經(jīng)濟形勢使寶璣重獲發(fā)展。
1985年雅典表推出以偉大物理學家及人類學家伽利略命名的伽利略星盤腕表。雅典表光芒再現(xiàn),該腕表更于1988年2月列入金氏世界紀錄。
1988年雅典表推出哥白尼運行儀腕表,以紀念這位波蘭天文學家。
1989年雅典表推出首枚具有活動人偶的三問報時表——San Marco,限量制造,備有黃金、鉑金兩種選擇以及雙秒針分段計時秒表Berlin。
能經(jīng)歷輝煌,也要禁得住考驗,面對變化,積極嘗試改變,春天就不會遠。中年危機算什么,輕輕松松跨過去!